提供自助婚紗.婚禮紀錄.個人/情侶寫真. 孕婦/寶寶/家庭寫真各項攝影服務,

請至 英奇_主網站

各項細節來信討論 info@yingchiwu.com

* 各雜誌報紙媒體的
專訪

* 英奇拍攝過的朋友們的
心得分享
 

 可利用右方 站內搜尋 及 文章分類 找尋相關婚紗、婚禮紀錄或其它相關作品
 

各項攝影方案請點選↓


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

【收集微光】柏宏



/柏宏
/文字工作者
/微光:文字
/2013.11.28


柏宏,
我更熟悉的名字是:文字白巫。
所以,我還是叫你白巫吧。

一棟老舊公寓的樓下,我播了電話給白巫,我到了。
上樓,幫我開門的,
是一個我完全陌生的人,
剛睡醒,身材顯胖,有些邋遢。
但那一聲,「hi..好久不見」,
我確定他是白巫。
一貫輕柔,讓人覺得舒服的聲音。

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

【攝影雜感】關於婚禮-場景-家的氣味



是的,這是張婚禮當中的一張照片。
它一點也不美、不豪華,甚至…不優雅。
在彰化鄉野的一間鐵工廠,
泛黃的白麻繩、散發汽油味機具、一格一格的小零件、
鐵架大桌子、鐵皮的牆壁和屋頂…
工廠的中間,置放了神像供桌,
他們一家人,前一夜開始祭拜,直至清晨。

或許有部份人剛看到這張照片,直接的就認為,我不喜歡。
因為所有人都喜歡美麗的事物,尤其是自己身邊的,
所以當然希望在鏡頭的呈現中,那些也都是最美的。
但你知道嗎?要全部都只呈現最美,那意味著,必須將那些不美的完全隱藏,
〈我這所說的美或不美,只是指表象的呈現,並非本質上真正的美或不美〉
而那些被隱藏的,也許是往後回憶裡最重要的一塊。

斑駁牆面、上頭孩童時的塗鴉、原本的那扇窗、記憶裡古怪的隔間、稍高處的那塊牌扁、
或許還有那一點點,帶著潮濕的氣味…
多年之後,牆壁重新粉刷了,或全部重新裝潢了,甚至,搬家了,或房子早已不在了…
那時,妳們也有了孩子,自己的家,
有天,和孩子們回憶起妳們的從前往事,慶幸當時有留下的紀錄,
卻發現,留下的,只有那時你覺得美的,
可以回憶的,卻都在那些畫面之外…

在我仍有的記憶裡,搬過很多次家。
在一個眷村的平房,狹長形的格局,非常的長,
紅色木門進去,是方形格局的小庭院,放著一輛媽媽的單車;
再推門進去,是方形格局的客廳,和庭院相連的牆上,有台聲音很響亮的抽風機;
再進去,是一樣方形的廚房;再進去,是我和弟弟的房間;
最後,直通媽媽的房間。
就這樣一層一層,很怪…卻是記憶中最深刻的,
也似乎除此之外,該忘的也都忘的差不多了。

媽媽也常提起在那更早之前住的地方,
但我卻完全沒有印象,也常想,如果有那時的照片就好了。

就像小時候的彈珠或娃娃,
能夠保留至今的,有多少人?
照片就像是個神奇的壓縮罐,把彈珠和娃娃都壓縮進去,
把很多人都壓縮進去,把房子裡很多角落都壓縮進去,
把整個街道都壓縮進去…
當某一個時間,突然想起,也好像忘了什麼,
隨著一張一張的照片,全部都再度湧現了。

而所謂紀錄,照片的目的,不正是這個嗎?

家,在房子裡,
房子裡的所有東西,一景一物,
隨著時間,黏著著屬於這個家的氣味,歲月。
那是種看起來不美的,卻充滿溫度…
但人們很難察覺,
除非在它消失不見的時候。

但並不是美的就不需要紀錄,
每一個女人披上白紗,都是最美、最動人的,
那是種閃爍著亮光的美麗。
這些同樣重要,
是的,「同樣重要」。
同一時刻,也別忘了那些當時覺得不美的,
因為是那些,伴著妳成長,在妳的記憶裡。
不要輕易的刻意讓那些隱藏,
有天,那些將會是妳覺得最美的。


更多攝影想法相關文章→ http://yingchi5.blogspot.tw/search/label/攝影雜感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  【加入英奇的Facebook專頁吧…】→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rueflaw

 .

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【婚禮紀錄】老臣丸子,台北



今天,從老臣一口氣連打了四條領帶,
花了半個多小時,揭開序幕。

客廳牆上,掛著應該是曾祖父、祖母的黑白照片,
照片兩旁,是金玉滿堂、五福臨門的牌匾。
不知道為什麼,那一個角落,一直吸引著我的目光,
或許,讓我在心裡直接連結起,
他們倆夫妻那種僕實、念舊,
又對許多事物熱切關懷的性格吧…

在寫這篇blog之前,
又再把這些照片回味了遍,
許多值得尊敬的攝影老前輩都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,
「如果,作品感動不了自己,那也不可能感動別人」。
這一天的紀錄,很高興,
我將自己感動了,有種難以形容的情感與思緒在心裡隱隱的竄動著,
許多的,一幕一幕…
再一次的,找到了,也回歸了攝影的本質,
是記憶、是思緒、隱含於內心的某種情緒…
我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達,
有種東西,在心裡騷動著。

希望,正看著照片的你,
也和我有著類似的觸動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記:

那天,那個角落,的確一直吸引著我的目光,
驅使我一直觀察、尋找可與它相呼應的畫面時機,
我不知道為什麼,就只是一直在找…

拍攝的時候,我不會顧慮太多,
只要是吸引我的,我就會盡可能完全捕捉,
只是,開始挑選照片時,我卻猶豫了…
我不太能確定,這幾張照片,人們是否可以理解我想訴說的?
又或者,會不會只是我一廂情願的理解錯誤?

謝謝老臣告訴了我他的感受,
在某方面,也更肯定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…
紀錄,更應該回歸於本質。


新郎老臣說:「
這個角度跟我每年農曆年拍全家福的角度差不多,
然而因為有重新粉刷牆面,
家人將原本掛在牆上的曾祖父母相片以及"金玉滿堂""五福臨門"取下,
總覺得少了點什麼,所以在我的堅持下又重新掛回去,
因為我覺得牆上那三幅,對我們家族而言是有意義的存在,
所以在這個重要的日子也一定要出現,謝謝英奇有注意到!
我就知道找你拍準沒錯!很多畫面我們都"共鳴"了!」


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

【收集微光】恩綺



/恩綺
/家庭主婦
/微光:孩子
/2013.11.21



恩綺說: ( http://ssweetie.pixnet.net/blog/post/170732494 )

我們都曾經在黑暗中不停的走著,沒有月光、沒有星星,一盞路燈也沒有的走著。
偶爾,會想起什麼而哭著;偶爾,會因為地上的小石頭而跌疼;
然而,多數的時間裡是害怕,害怕這是一段永無止盡的黑夜。
所幸,這世界總有曙光。

現在的我,經常因為凝視著身邊的小人而感到幸福、彷彿對什麼事都無所畏懼。
他是我的微光,在我無法認知這世界的混亂時,是他賦予我一個意義。
記得第一次聽見他的心跳聲時,醫生對我說:「妳聽,他的心臟很有力呢!
這顆小小的心臟是這麼努力的在跳動,所以媽媽也要加油喔!」
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,覺得母體好奧妙,
我的身體裡有兩個心跳在運作,我不再是一個人,
未來的每個日子裡都 是「我們」。

我的微光是一個小小的聚光體,
他為我的生命聚集更多的光亮與溫暖。
不再有時間與精力向過去搏鬥,
什麼狗屁倒灶的事情都不及他的一個笑容來的重要。
漸漸地,我在他的身上遇見久違的單純、簡單的美好。
我願意相信這世界不是只有紛爭、混亂或是動盪不安。

你(妳)們呢?

在2013最後一天是否回想起屬於自己卻遺忘的幸福呢?
無論如何都請記得,『黑夜過後,白晝將至。』陷入悲傷時,等待日出吧!
當天邊開始透出微明的光亮時,
我相信那會給我們帶來繼續前進的力量。

---------------

英奇說

拍攝時,儘可能的讓自己保持空白,
因為保持空白,才能夠儘可能的吸納屬於她的思緒。

聽著她緩緩訴說,她和他的故事,
人生…會在哪個路口突然的急轉彎?
誰也料不到,這就是人生啊…不是嗎!

孩子,總是教會我們許多事;
孩子,也總是給予我們最大的勇氣與能量。
因為孩子,
她的生命,轉彎了,不同了。

深深的發現,每一個看似平順的人生,
其實在暗地裡,都充滿了許多波折。
每個人,都上演著自己的生命故事,持續的紀錄著…
希望,他們的故事,能感染一些人們。

---------------

關於《收集微光》計劃_ http://www.yingchiwu.com/star.htm


【攝影雜感】淺談個人風格



從開始開課教學後,一直覺得我反而在學員身上學到更多,今天突然想到些東西,想和人分享一下..

淺談個人風格

*何謂風格
在談論風格之前,我想有個觀念必須先釐清:風格絕不是市場中所謂的日系風格、韓系風格、歐美風格、唯美風、自然風…
那些有著名詞的風格,都是觀看者所加諸給予的,並不是攝影者本身的。一個深具濃厚個人風格的攝影者,絕不可能對別人說,喔…我的是日系風,喔…我的是自然風。那都只是觀看者所給予的一個概括統稱,不然,難道日本就只有一個風格,就做日系風格嗎?!

所謂風格,其實是攝影者本身個性.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呈現,它可能受你小時候的成長過程與經驗而有許多影響,風格即是你目前的生活態度的呈現(不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情感)。
如果你看過了很多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,並且有機會與那攝影者實際接觸、談話,應該不難發覺,他的人,就像他的作品,一模一樣。可能是溫暖的、剛毅的、反骨的、多愁善感的、細心的、關愛的…人如其作品。

風格,嚴格探討起來,其實也不能叫做風格吧…因為那是攝影者將其自己的情感、想法、觀念、或想傳達的任何訊息,投射於他的作品當中。所以想和那位攝影者討論關於他的作品時,應該是關於他的情感及想法,而不是說:「你的風格是什麼?」,那他肯定滿頭問號的回答:「啥?!什麼風格…?」

我們再回頭來聊聊所謂的日系或韓系吧!區分這些風格系的方式,好像就是以顏色來做分類了。
淡淡的黃色、藍色的,人物比較不做作的,就叫做日系風格。
中性顏色,很唯美並且畫質細膩的,就叫做韓系風格。
用底片拍,或用數位調色一下紅、一下綠、一下紫的,就叫lomo風格。
這好像也怪怪的…

顏色,的確是照片呈現的其中一項重要元素,但不論什麼顏色,都只是攝影者傳遞的情緒,自然而然的選擇結果。就如前頭說過的,那和每個人的個性有關,是強烈的、或平實的、或溫暖的…他只是選擇了一個他最喜歡,也最適合他想呈現的方式。不只顏色,光線也是、構圖也是、甚至鏡頭相機的使用也都是。

幾年前,很多人把我的作品歸類為自然風格,又過了幾年,lomo在市場上流行,又開始有人把我的作品叫做lomo風格。雖然也覺得沒什麼不好,但為了避免誤解,還是得做一番解釋。我沒有用過lomo相機啊…其實我跟它一點也不熟,可能只是因為用底片拍,然後又很常不小心失焦模糊啦…
這樣的歸類其實也可以理解,後來我認真的上網查了一下lomo的資料,所謂lomo就是沒有拘束、自在、隨性的一種攝影精神與攝影方式。和我一直以來所堅持、喜愛的還真很雷同,也難怪會有人把我這樣歸類了。

把這個歸類提出來說,主要是為提出一個現象,所有被歸類的攝影者,都不是為了要lomo風而lomo風,為了要自然風而自然風。只是本來就一直在這樣拍,喜愛、堅持、並也一直尋找自己想呈現的。後來喜歡這樣拍的人越來越多,看到的人也越來越多,最後就給了一個名詞歸類。
我想說的是,尚在尋找自己的攝影者,千萬不要把順序給弄反了。是要往自己心裡探尋,你想呈現什麼?攝影對你的意義是什麼?有什麼是你所堅持且不可動搖的?拍著拍著…就會有人突然間把你給歸類了。所以請知道,不用自己替自己歸類(我是自然風格、我是日系風格),歸類是別人的事,和你無關的。如果先把自己歸類了,那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了。

就好像是李安還是誰說過的一句話:「風格,是給那些沒有風格的人討論的」。

所以,不用討論風格。多思考情感,多聊聊觀念和想法…


更多攝影想法相關文章→ http://yingchi5.blogspot.tw/search/label/攝影雜感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  【加入英奇的Facebook專頁吧…】→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rueflaw

 .